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位在宜蘭縣五結鄉,與其說它是個展示傳統藝術的殿堂,倒不如說它是個傳統藝術主題樂園,園區內不是只有枯燥的靜態文物展示,它整個環境的氛圍,包括老街道、老房子、各式各樣傳統藝術技藝的表演或是商品的販賣,都極有看頭,是個兼具教育性與娛樂性的好地方,由於這地方實在太多人來過了,嗯~人氣指數頗高~所以就不多做介紹了~單純欣賞傳統建築之美吧~

 

   

 

以上,黃舉人宅,為一座三合院式的傳統民宅,前有門樓,左右矮牆開立直櫺窗,牆之外觀以卵石牆基及斗砌磚牆組合而成,屋頂鋪紅瓦,中庭開闊,內埕之中軸步道鋪設紅磚,原係宜蘭縣鄉賢黃纘緒舉人之宅第,已有一百三十餘年歷史,先遷移原有之木棟架,組建於園區內。

 

  

 

黃舉人宅的每一磚每一瓦,每一扇木門雕花,每一條梁柱上斑駁的歲月痕跡,都充滿了溫厚可親的台灣文人氣質,進入廳堂之中,陳列的古早文物更像是一個寶庫般,這裡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讓人愈發思古幽情的地方。

 

   

 

以上,文昌祠,由左右兩側觀賞文昌祠,可見屋脊形似燕子尾巴翹起般的「燕尾」,寺院護龍兩側的牆面稱「山牆」,屋脊下方山牆上的帶狀垂飾稱為「懸魚」,懸魚下方的一道突出牆面,是供鳥兒歇息的「鳥踏」。

 

 

 

以上,戲台,位於文昌祠三川殿前,屋頂採單簷歇山頂,基座為青斗石,四周置美人並靠八根木柱,四角共出二十個八角花籃,棟架前後採七架四柱,架內置三通五瓜,中間立太師屏,左右開出將入相門,後設樓梯可通達表演台及地下室化妝間。

 

   

 

民藝街坊,以再現傳統業街道為主要構想,共有三十三家店鋪,提供工作場地與展示空間,為文化創造產業展示用地,直接與遊客產生互動,並負有教育意義。各家店鋪販賣的東西琳琅滿目,有竹炭製品、編織工藝、毛筆、陶笛、肥皂、陶藝、金工飾品、紙藝創作、木雕展示、客家花布、藍染......

 

  

 

民藝街坊的建築立面仿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各地街屋設計而成,有傳統街屋型式,也有日治時期的西洋風格。走一趟民藝街坊會有種時空倒退一百年的感受,尤其當那穿著古著、戴著斗笠,沿街叫賣豆腐的小販出現時,那感受尤其深刻。

 

 

 

傳統小吃坊,為四面環繞優雅水院中庭的空間,有蜿蜒的水池和草地,池邊設有室外用餐區,並有水榭一座,坐在這裡用餐是很有中國風的fu,演奏國樂也是不錯!無聊的話,還可以餵魚,池中錦鯉可都是一副飢腸轆轆的模樣。

 

 

 

站在園區內的橋上欣賞水岸風景,陰雨的天氣,仿若來到蘇州,而拱橋下,兩隻綠頭鴨拖曳著扇型的漣漪,是再清幽不過的景致!

 

 

 

隔著湖回望園區入口處,這幾棟帶著中國風的建築是圖書館、曲藝館、戲劇館、展示館,裡面以靜態的文物展示或是戲劇表演為主,如果來玩的遊客不只是想走馬看花,這幾個地方的確是可以提供遊客對傳統藝術更加深入的了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來宜蘭絕對少不了的行程,即使你只是坐火車來,羅東火車站後站也有免費接駁專車帶你十五分鐘抵達園區入口,這裡啊~~真的是值得一來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