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花結成果實,植物界孕育新生命的過程,就這樣赤裸裸地袒露在陽光底下,留心自然生息的人們,會發現這樣的過程實在是充滿著無可言喻的神奇。而隨著時節踏入三月,春天到來,我在田野間找到了許多有趣至極的果實,他們就像植物生出來的小baby一樣,被輕輕地捧在枝葉之間...

 

 

毛西番蓮﹝西番蓮科﹞,拍攝點﹝卑南大圳旁鐵欄﹞,毛西番蓮別名龍珠果,花看起來就跟百香果是同一類的,有趣的綠毛小刺果,在藤蔓綠葉間彷彿調皮搗蛋的小鬼頭,又像一球球聖誕樹吊飾。

 

 

台東漆﹝漆樹科﹞,拍攝點﹝台東鐵馬道開封街出口‧東管處門口﹞,台東漆,光看一層層像在玩疊疊樂的葉子就很好玩,更好玩的是,台東漆的果實隨著成熟度的不同,會呈現出紅、橙、黃、綠、棕、深紫等顏色,五顏六色湊在一起,你說像不像MM巧克力球阿?!

 

 

冬葵子﹝錦葵科﹞,拍攝點﹝台東市東海國中後圍牆邊﹞,冬葵子別名磨盤草,由於它的蒴果其果瓣排列如磨盤而得名,小小的果實真的是巧奪天工,我覺得是很像我小時候調皮,把玩具拆開後看到的那一顆顆齒輪,綠的齒輪、棕的齒輪,好像會旋轉,真是頗具機械感的植物啊!

 

 

桑椹﹝桑科﹞,拍攝點﹝台東鐵馬道沿線﹞,最近啊,每當經過這些結實纍纍的桑樹旁時,不知怎的,舌頭底下的唾腺就開始分泌了,腦子裡滿是酸酸甜甜的幻想,原來,桑椹也有「望梅止渴」的功效啊,不過仔細看桑椹果實,一顆顆晶瑩剔透、吹彈可破的模樣,應該會招來很多鳥類不懷好意喔!

 

 

紅瓜﹝葫蘆科﹞,拍攝點﹝台東市東海國中附近鐵欄上﹞,這種紅瓜的果實,其實只有差不多一個大拇哥大而已,剛開始時是帶有白色縱紋的綠色,然後由果實底部慢慢轉紅,轉紅的模樣就像直接把小綠瓜拿去沾一半的紅色廣告顏料,超不自然的,不明就理的人,也許會以為有人惡作劇呢!

 

 

血桐﹝大戟科﹞,拍攝點﹝誠品書店後廣場‧台東鐵馬道﹞,血桐是平地極為常見的樹,我曾目睹有人砍了一顆血桐樹,其樹幹的斷面流出如血色般暗紅的汁液,這也足以說明它這個血腥名字的由來,除了會流血的樹這樣恐怖的意象外,它的果實也頗令人毛骨悚然啊.....看了會讓人做外星異形之類的噩夢...

 

 

棋盤腳﹝玉蕊科﹞,拍攝點﹝台東鐵馬道‧東管處﹞,光看棋盤腳的樹葉,也許會讓人誤認成欖仁樹,不過只要你看到樹上那一顆顆粽子形狀的果實時,就要知道這是棋盤腳啦,這不是欖仁,也不是有人端午節還沒到就發神經跑出來掛粽子,至於為什麼要叫做棋盤腳呢?這可能要問精通圍棋的佐為或是阿光了﹝漫畫棋魂﹞。

 

 

稜果榕﹝桑科﹞,拍攝點﹝台東誠品書店後廣場旁﹞,稜果榕,一聽就知道跟榕樹是混同一夥兒的,它有一個很好辨識的特徵,就是葉子比一般我們常看到的榕樹葉子還大,另一個更好認的特徵就是它布滿縱稜的果實,果實上還有一點一點的小氣孔,還挺可愛的。

 

 

薜荔﹝桑科﹞,拍攝點﹝台東舊火車站對面建築物上﹞,薜荔這種植物可說是攀爬高手,很多建築物或是圍牆常被它占為己有,話說前不久騎車經過廢棄的國光客運車站時,那些垂掛滿樹滿牆的薜荔隱花果實,著實吸引了我的目光,綠的、靛青的,老實說看起來並不可口,難怪有人叫它鬼饅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