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未完成的旅程,從舊鐵道上面像溜滑梯一樣滑下來後,就會看到卑南大圳,腳踏車道規劃在卑南大圳的左側,右側則是供一般車輛通行,基本上我不太建議單車客去走右側,因為那邊在某些路段超多兇猛的砂石水泥車。

 

 

這段腳踏車道少了前段那種悠閒走在鄉間的感覺,整條腳踏車道幾乎只有一種行道樹...水黃皮,雖然水黃皮在開花和結果時造型還頗吸睛,不過想在這段路尋到更多樂趣,目光就可以多擺在一旁卑南大圳的植物群落上,尤其現在正是禾本科植物開花的時節,好多毛毛的芒花迎風飛揚喔。

 

 

不過老實說,這些河邊植物大概會被很多人當作雜草一堆吧,那單車客們就把重點放在運動上用力騎吧,因為這裡都還不到全程22公里的二分之一呢!

 

 

過了更生路﹝卑南包子店附近的叉路口﹞,視野就開闊許多,沿路盛開的大花咸豐草真是最廉價的美景,生命力強韌的大花咸豐草到處開花,這應該大家都認得,另外,右邊仍然是一整排的水黃皮,喜歡水黃皮的人應該會愛上這條路。

 

 

卑南大圳上偶爾會出現這樣的攔沙壩,隆隆的水聲為這條謐靜的田間路帶來一點活潑氣息。

 

 

啊!居然騎到了台東新站附近的棒球場,腳踏車步道要騎過斑馬線,然後往棒球場左後方繞過去,卑南大圳在這裡開始「地下化」。

 

 

棒球場後面種了許多大葉桃花心木,其中好幾棵被風吹倒後,居然還從樹幹上長出一整排小樹,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樹可以這樣長的。

 

 

繞過棒球場後,映入眼簾的又是一番不同的氣象,這裡雖然也是沿著卑南大圳騎,不過視野更開闊,可以清楚看到一整排的利吉惡地和虎頭山。

 

 

這個沉砂池水壩是途中一個小小的景點,水位在這裡的落差約有一層樓高,上方的沉沙池水平如鏡,卑南大圳在這裡分岔成上下兩個河道,上河道跟沉沙池的水位一樣,往棒球場流去,下河道就是圖中這個水壩底下,不斷滲出細小的水流,這種上下排水的方式大概就是沉砂壩的原理吧。

 

 

由於沉砂池阻擋住了水流,接下來這一段林蔭大道旁的河流水位就都這麼高,河岸樹木貼著水面生長,形成了一幅彷彿歐洲鄉間的風景圖。

 

 

林蔭大道的另一側是各種作物的田地,不管是一般的稻田、蔥田,或是如上圖的這個番茄園,伴著利吉惡地這樣奇特的背景,各個角度都是美景。

 

 

雖然這段路被稱作林蔭大道,老實說,樹蔭並沒有想像中濃密,也許十年後就會名副其實了吧。

 

 

林蔭大道走到這裡會出現左右兩個岔路,騎哪個都可以到達後面的【卑南大圳水利公園】,右邊這邊地勢高,靠著田園騎,有很多荖葉園可以看,左邊那邊地勢低,沿著卑南大圳騎,這兩條路基本上是平行的。

 

 

兩條路中間這條綠地被規劃為公園,除了綠地與岩石造景,還種植了黑板樹、刺桐、榔榆等景觀樹木。

 

 

這個【卑南大圳水利公園】還規畫了小水車、水池、涼亭,完全是以「水」為主題的造景庭園。

 

 

上圖這就是另一條左側沿著卑南大圳騎的路,感覺很像騎在山谷裡。

 

 

上述的這兩條路在五分鐘腳踏車車程後,就會在這個大水車前會合,大水車一直都是持續轉動,這個景也是整條山海鐵馬道裡很有主題性的景點,一旁還有關於卑南大圳的解說牌供民眾參考。

 

 

越過大水車往上騎,緊鄰的大公園就在山坡上,這裡也是很推薦台東人一定要繞上來看看,主要是我覺得在台東很少看到擁有這樣大草皮的公園,不只是有草皮,連蓮花水池、假山瀑布都造的整整齊齊、有模有樣,雖然感覺比較人工化,卻也不失是另一種美感的呈現。

 

 

看看這樣的大草坪,就會讓我聯想到台中的國美館大草坪,不過國美館那裏的背景是櫛比鱗次的商業大廈,台東這裡則是廣大的卑南溪河床與整排連綿的壯闊山景,我想,在這邊放風箏、玩飛盤、或是帶狗狗跑來跑去都很不錯吧。

 

 

傳說中的【小黃山】在這個【卑南大圳水利公園】就看的到了,不必跑到利吉村,每次看小黃山的絕壁都會讓我聯想到蘇東坡的「赤壁賦」,那感覺很悲壯且蒼涼。

 

 

小黃山的對面就是【利吉惡地】,山海鐵馬道在這裡還特別設了觀景台,可以看到最完整角度的利吉惡地山,不僅左邊有小黃山,右邊還有利吉惡地,兩邊隔著卑南溪對望,這一帶的地質景觀真的是原地轉一圈就精采絕倫地不得了。學中國山水畫的人一定可以在這裡得到很真實的印證,小黃山若用水墨的畫法,我會用斧劈皴,表現蒼勁的絕壁力道,至於利吉惡地用的就是很標準的披麻皴,表現多層次的山溝谷壑,學傳統山水畫的是絕對要來這裡看看的啦!

 

好了,拉拉雜雜講了這麼多,結果這個山海鐵馬道從鐵道藝術村的起點騎到這裡,也才10公里左右,差不多總長一半的距離,其他的,就留待下回分享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