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機會走了趟池上大坡池,時值滿池荷花將近半枯的狀態,風荷殘韻,煞是有種凋零之美。

 

大坡池為一個天然斷層池,這裡也是池上鄉地名之由來,根據日治時期文獻記載,原面積廣達57甲,池水主要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尾端湧泉及池上圳之農田排水,池水終年不涸,水位維持在標高260公尺。大坡池曾是東部冬候鳥主要度冬地之一,也是花東縱谷平原主要池沼,也是縱谷最高點,可稱為谷中分水嶺。因緊鄰海岸山脈,又可遠眺南橫公路入口,池中荷花恣意綻放美不勝收。

 

池邊規畫了腳踏車專用道,以大坡池入口為起點,繞行池上宜人農田風光,還有萬安社區磚窯廠等多個景點,再繞回大坡池,是一趟體會鄉村風光的絕佳短程之旅。

 

 

大坡池中有一青草如茵的小島,水牛漫步,島上涼亭襯上滿池荷花,中央山脈淡藍的輪廓,景色有如中國山水畫,連微風拂過水面都彷彿有古箏陣陣絃音撩撥的古味風韻,尤其喜歡荷花的人,聽著微風翻飛著傘狀的荷葉,那是一種很靜謐的感受,中國樂器中,應該只有簫的那種音色可以形容。

 

 

小時候就很喜歡畫荷花,荷花是古今文人的最愛,光是站在池邊看著滿池風荷,都能不知不覺滿心思古幽情。而學過花鳥畫的,不管是工筆或是寫意,盛開或是殘枯的荷花荷葉都別有一番動人的姿態可以入畫,著時叫人心醉。

 

 

這回在大坡池看到的荷花,是我近年看到最廣大的一片,襯著周圍宜人的景致,更是心曠神怡,由於已是八月中,荷花過了盛開期,許多荷葉變得不是那麼翠綠光滑,甚至有很多已是乾枯萎縮如焚紙垂頭之姿,對比紅花綠葉,滿池匯榮枯於一景,加以荷葉的造型和色澤變化萬千,剛好是我覺得荷花最美的時節。

 

 

含苞的荷花,輕輕垂下一枚匙狀花瓣,隱隱露出裡頭金黃的花蕊,含羞中又不忘流露一點嫵媚,這是很多畫家很鍾意的一幕。

 

 

荷葉即使變化萬千,但少了荷花也不成,萬篇殘葉中一點兒紅,純淨的粉紅花朵洽能平衡崢嶸的枯葉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我很喜歡這樣對比的畫面,很豐富,很有故事性。

 

 

池中的木棧道蜿蜒曲折,是賞荷的絕佳途徑,好在這邊沒有多餘的人為設施,景觀維持天然,因為我曾經看過很多蓮花池邊常常蓋了很多自以為很中國風的建築,但畫虎不成反類犬,反而破壞了蓮池的美感,單純的木棧道可以親臨荷花風采,曲折的設計也是有點中式庭園的意境,但又不會太過,但是稍微可惜的一點是腳踏車禁止進入,旁邊又沒有可以置放腳踏車的地方,對單車客來說這是比較麻煩的。

 

 

大坡池園內雖然樹木不算茂密,不過整理得乾乾淨淨,樹影就著正午的陽光灑落一地,也是很美呢!

 

 

下面這裡是蓮花池的另一邊,也是大波池入口的風景,遠眺海岸山脈,藍天白雲,可以感受天地的廣闊,尤其看著雲影落在海岸山脈上隨著山勢的起伏行走也是很不錯的視覺體驗。

 

 

大坡池邊,水田,水圳,一叢香蕉樹,還有那些池中的荷花,都讓我聯想到一位台灣的藝術家,這就留待下回再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oward Lu 的頭像
    Howard Lu

    家豪老師藝術休息室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