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電影,能夠讓你在結束後,心裡仍響著它的旋律、思索著它每個畫面所帶出的意涵。

 

【殺手沒有假期】這部去年底的影片,導演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在今年的金球獎和奧斯卡上入圍多項,男主角柯林法洛還因此拿到金球獎影帝,但從中文片名中,可能會誤導許多人這是一部類似殺手不眨眼這類搞笑喜劇片或是動作片,但實際上,如英文片名【In Bruges】﹝在布魯日﹞,故事講的,是一個發生在比利時一個名為布魯日小鎮所發生的殺手故事。

全片把布魯日這個中世紀小鎮拍的如童話故事般美輪美奐,高聳的哥德式教堂、縱橫古典的運河、廣場、石頭路、天鵝,透過綿延不絕又帶點兒憂傷的鋼琴旋律,整個氣氛營造地很棒!而在這樣的小鎮裡,飾演殺手的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和布蘭登葛里森(Brendan Gleeson),還有飾演老大的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他們之間那自然的互動和生動的演技,讓人不知不覺就陷入了螢幕裡隨著他們的情緒起伏,直到最後震撼的結局時,心情糾結百般不捨,彷彿自己也經歷了那樣生命的旅程。

 

不過在這裡,我想探討的是劇情中曾出現的一個畫家的名字--波希﹝Hieronymus Bosch﹞

 

劇中有一段是兩位主角到當地的美術館看畫,其中他們特別討論的一幅名為【最後審判日】的圖畫,主角由此內省自己是否會下地獄,雖然我沒有看過這幅畫,不過推測應該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北方畫家波希所作,直到電影接近尾聲時,劇中一位正在拍電影的侏魯朋友過來和男主角談起他們拍片片場所要營造地如夢境般的風格,就是如同波希的風格,這時我才比較確定原來導演安排了一張波希的作品,並且藉由劇情中拍片片廠這個藉口﹝劇中劇﹞,營造了一個最後追殺時所出現的荒誕場景...老鼠人、牛頭骷髏人...,然而,波希的作品到底跟整部片有什麼關聯呢?或許這是觀賞完這部片導演刻意留下的一個思考空間。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波希這個名字可能非常陌生,但如果你曾經看過他的作品,絕對絕對不可能忘記,因為在五百多年前居然有人可以畫出那麼寫實卻又非常不可思議的畫面,如果說他是超現實主義或是象徵主義的筆祖應該不為過,雖然我找不到電影裡的那幅畫,不過以下這張意思應該差不多...

 


 

這張作品是宗教畫裡典型的三屏作,名為【人間樂園】﹝Earthly Paradise﹞,畫作中呈現了天堂、人間、地獄的對比,電影裡出現的那張圖比較接近右邊地獄的這個部分,局部放大如下:

 

 


這些圖細看之下真的是非常驚人,裡面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怪物,有半獸半人、半機器半人...,甚至還有一些穿箭、吃人的場景,地獄裡的景象也許就是這樣,藉由波希的畫筆,帶出了人類最深沉的恐懼,如【藝術的故事】一書所提到,這是第一次,或許也是唯一一次,一位藝術家成功地把縈繞於中世紀人們心中的驚懼感,以堅實又可觸知的形式表現出來。直到二十世紀初,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的作品,夢境般的意境似乎承襲了波希的風格。

 

在這部電影中有一段,布蘭登格里森在電話裡謊騙老大雷夫范恩斯說柯林法洛很喜歡這個童話般的小城,他假裝柯林法洛說:雖然我知道我還醒著,但我卻覺得我像在夢裡一樣。這段話最後印證在那個追殺的片場裡,片廠中穿著各種道具服的演員活脫像從波希的圖畫裡走出來一樣,這個夢不是美夢,反而是地獄般的惡夢,也許導演想說的是所有的殺手都生存在這樣的夢裡,而波希的作品在這裡實境化了。

 

【殺手沒有假期】這樣一部現代的黑色喜劇,以中世紀小城為背景,由殺手的角色探討人性的良知,在看慣了現代許多電影裡打打殺殺不負任何責任的劇情後,似乎需要沉澱下來思考許多人性本面的問題。殺手並不是如許多電影裡酷炫的行業,比如安潔莉納裘莉飾演的那部【刺客聯盟】,殺手的身手實在是酷炫到不行,我承認那是一部動作設計的很棒的電影,讓人看了熱血沸騰,但看完之後可曾想到,裡面死了上百個無辜的人,而那主角似乎都不需要負什麼責任,這在現實生活中的確說不通,甚至可能誤導許多年輕人。實際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價的,一個有血有淚的殺手,他們身上背負的是許許多多的罪衍,他們也許在看到像波希這樣描寫地獄的圖畫時,也是會心生害怕,劇中的二位殺手,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面對自己的良知,我也從他們精采的表演中,感受了一場心靈的撼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