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的錨狀礁陸連島是台東一處很特別的地理景觀,平常從金樽咖啡休憩區往下遠望就像一支巨大的船錨,

它是由一列與海岸平行的礁石,加上經由海浪繞射作用造成泥沙淤積而形成的沙洲所組成的陸連島,

由於沙洲一開始淤積的量不多,使得整個礁石只有在退潮時,沙洲露出水面才得以與海岸連接,

不過隨著沙子累積的愈來愈多,我懷疑這個台灣唯一生成中的陸連島,近來似乎已經完全成形,

以下兩張照片轉載自網路上的資料,可說明整個陸連島錨狀礁過去在漲潮與退潮時的差異...

 

 

下面的照片則是上個禮拜親自下去,走了一趟陸連島,爬上陡坡上的制高點拍攝,

可以感覺到沙灘的部分已經不像是漲潮時會被蓋過的高度了,難道這裡在幾年之內已經變成完全的陸連島,

真得不由得不讚嘆大自然這日以繼夜堆沙子的耐心,可以想見,幾年後這裡又會是不同的景觀了,

沙洲的左側是上次介紹過的泡沫海灘,右側則佈滿大大小小的圓石頭,左右各有奇趣!


 

 

從沙洲的右側回望海岸山脈,只有絕美足以形容,彷彿太平洋中的無人小島、台灣的大溪地,

 

 

爬上巨大的礁岩拍攝,嶙峋礁岩與碧綠海色相映成趣,中後方山腰上的小白點即是省道旁的金樽咖啡。

 

 

這張回望海岸山脈更是一絕,前方是一條連接左右兩邊海的小溪流,由左邊的海浪推向右海,

中間的一列礁石像極了沉潛在沙海中的巨龍背脊,緩緩掠過地表,與起伏的山稜線遙相呼應...

 

 

小溪流輕輕地越過短短的沙洲,注入了另一端的海灣,大自然的絕妙好戲的確令人拍案叫絕!!

 

 

不可思議地,這個礁岩的左側居然有這樣一個海蝕洞,猶如猛虎蹲踞,仰天長嘯...

 

 

爬上礁岩往海平線望過去又是另一番景象,我想用蘇軾 念奴嬌中的詞句來形容...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那震撼的浪花擊岸,恐怕只有佇立在這樣離岸百呎的礁岩上才有辦法體會...

 

 

金樽,這個小小的陸連島,卻蘊藏著各種驚奇的地理景觀,

除非親自走下來,否則在那遙遠的台11線省道上是看不到什麼的,

我曾經想過這裡為什麼要叫做金樽,也許是因為這個海灣像金樽﹝酒杯﹞的形狀,

但李白那首將進酒中的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也告訴我們,有好的地方,不好好地給它玩個盡興,不也辜負了這樣的良辰美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