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坪位於花蓮縣南邊豐濱鄉,海岸景觀精彩絕倫,石梯坪名稱的由來,據說是 清朝光緒年間統領吳光亮率兵開路,在這裡看見沿岸岩盤突伸入 海,長短不一,像一排排階梯,遂有此名。

 

 

這次探訪石梯坪以觀察單面山為主,所謂單面山,又稱半屏山,指一邊極斜一邊緩斜的山,石梯坪單面山為火山凝灰岩組成,由於造山運動推擠隆起成山,在差別侵蝕風化作用後,造成了靠近陸地的一面坡度較平緩,臨海的一面坡度陡峭。


 

不過石梯坪單面山真正吸引我的,是它特異的色澤與紋理,襯著碧海藍天的背景,乳白色的巨岩顯得格外的乾淨、脫俗,那些因為斷層擠壓形成的皺摺和蜿蜒層疊的紋路,把堅硬的岩石揉皺成一疊疊白布般柔軟,駐足單面山山頂﹝好不容易爬上來的﹞,看腳下整塊巨岩那流動石紋的表面,好像有人用鮮奶洗過一樣,白地耀眼,這時我突然想到我們畫油畫的調色盤,如果拿中國白調一點兒派泥灰和一點點兒凡戴克棕,再加一點點點兒Liquin稀釋,然後用調色刀輕輕地攪動,十秒後,那調色盤上一大團調和過的顏料景象,恐怕就是我眼前這片不可思議的石梯坪單面山了!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一層一層的圖案,主要是因為海底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幾萬年來一層一層沉積而成,差異侵蝕還造成洗衣板似的地形,走在單面山上還挺好走的,因為這一層層的構造像極了梯子,逐級而上的過程真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流線的造型加上不規則的洞孔讓我聯想到兩位國際級的建築師,一位是日本的伊東豐雄,一位是伊拉克女建築師Zaha Hadid【如下圖】

 

 伊東豐雄 zaha hadid

 

這兩位建築師享譽國際且走在時代尖端的風格,大致可以歸納為有機或是流線的造型,而且都喜歡白色﹝這是我猜的﹞,觀察石梯坪的岩石,不只具有乳白的色澤,那些流動似水的岩石紋理都重新定義了人們對堅硬岩石的想像,從這座單面山上,大自然彷彿預言了未來科技建築外觀的走向,也許伊東豐雄或是zaha hadid並沒有看過花蓮的石梯坪單面山,不過他們作品中結合了流動與有機質構造等元素,不也是天地間水、風、土、火運作後的結果,看他們的作品讓人驚奇,看石梯坪的單面山同樣是叫人驚嘆!

 


石梯坪除了單面山之外還有其他獨特的地質景觀,有機會再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