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六十石山位於花蓮富里,不過富里就在台東池上隔壁,所以想嘗鮮的台東朋友,多走幾分鐘的路就可以到這兒了。

台灣三大金針山有花蓮的六十石山、赤科山與台東太麻里金針山,其中六十石山有小瑞士之稱,現在正值金針花季,漫山金黃,美不勝收,尤其立於山頂,看底下一座座圓圓的金色小丘,翩然縱谷之上,如詩的景致有如畫曆上的阿爾卑斯。


 

金針山的美,讓我想到一個很簡單卻很實用的美的原則,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身邊的東西都是很複雜的,這一種複雜並非刻意造成,而是由許許多多的不經意日積月累而成。比如說,我們想經營一座花園,我們費盡心思買了很多種類的花草來擺放,但事實上,除非我們對於這些花草的搭配自有一番見解,否則很容易造成一團亂,至於家中家具的擺設更是如此,很多時候並不是家具或花草本身不好看,而是不協調,太多種類或造型就會顯得太複雜。

 

 

所以金針山的美是美在哪裡?我覺得很簡單的一個原則就是,它很單純,而且數量眾多,當我們看慣了我們的住家、街道這些雜亂的景致,突然望見一座座單單純純的金山,那心情必然是格外釋然的。同理,如果你想弄個小花園卻無從下手,千外不要看到瑪格莉特、歐洲牽牛、玫瑰、百合....就全部帶回家種,首先光是樹型花型的搭配就有問題了,更不用說花器的選擇,最簡單營造花園氣氛的方法,就是全部都先種同一種,像金針山一樣,整叢的瑪格莉特或玫瑰一定比胡亂搭配簡單又好看。

 

 

在單純的原則之下來做變化,那就更美了,如果說,金針山只是一片平地,那就跟常見的花海差不多,但是六十石山將二維平面變化為三維立體的丘陵起伏,突然間,這塊金色地毯有了無限種的角度可供欣賞,再加上丘陵間變化無窮的光影、點綴的石塊、樹、簡單的農舍、涼亭,還有晨昏間的天空雲彩,這樣單純的金針山,就有了無限的美。

這感覺有點兒像萬花筒,簡單的幾顆珠子,透過鏡片反射,竟能有萬千變化,由簡單的元素入手再做變化,這樣的道理也很適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說,想裝飾家裡,有時候並不需要花大錢,到布行選一塊自己喜歡的花布,拿來當桌布、窗簾....,這樣一個小小的東西就能讓原本複雜、沒有主題的家中擺飾,突然有了一個獨特的精神,或是說氣氛也可以。

 

 

不過,話說回來,天地間的自然變化,本就是無法模仿與分析的,雖然金針山為人為風景,但如沒有這裡的天時地利,沒有花東縱谷那層疊山巒與平疇綠野的背景,沒有縱谷上那清淨的空氣潔淨的天空與變化莫測的大氣流動,沒有清風拂過花海,沒有耀陽閃動金光,沒有空氣中那懸浮粒子造成的不同景深,這六十石山該會是什麼模樣呢?

 

 

從六十石山俯瞰縱谷下的台九線省道,那些行走的車輛就像一隻隻桌面上爬過的小螞蟻,而不久前,我也是那其中的一隻小螞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攀爬到這樣的高度。曾聽人說,螞蟻是活在二維空間的生物,他只看得到眼前的平面,他的生活裡沒有高度這種字眼,所以,他不可能知道金針山上萬花隨風搖曳的美,他更不會知道雲朵滑過天空是何等的景象。然而,在當我站在這樣的高度之前,在我還行駛在台九線省道的時候,我根本不會體認到自己是一隻螞蟻,如果我沒有爬上來,我定然永遠不知道台灣還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定然不知道這些丘陵是如何立足在縱谷之中,人是如此渺小,天地是如此廣闊,沒有多走走多看看,人真得就跟螞蟻一樣,白白浪費了這世界的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