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和一個在擔任植物解說志工的朋友在聊,即使現在的網路搜尋引擎,已經強到沒有什麼資料是查不出來的,但我們都有志一同地覺得,要在野外認識一棵植物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要靠網路查資料,至少要有一個關鍵字,最好是植物的名字,就算是俗名也無所謂,不過光是這個名字就很難現身了,我曾經為了查某棵植物的名字,翻遍各書局的圖鑑仍無所獲,結果在幾個禮拜後才無意間在網路漫遊時被我看到,可見,想要認識一棵植物真的沒有想像中簡單啊!

 

有鑑於此,我在整理這陣子拍的一些植物照片時,想說就把我自己目前所知的一些植物,一些在台東市區內,不用跑到荒郊野外就能看的植物,而且我自己也有辦法叫出名字的,放在這個分享的園地,提供一些熱愛植物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初學者一個認識植物名字的機會,這裡只有名字,想得到更多植物資訊的大朋友小朋友可以再去搜尋關鍵字,由於我自己也是一個門外漢,基於興趣做的整理可能會有疏漏,屆時如有植物界的先進看到錯誤的名字,也希望不吝指正。

 


 

火焰木﹝紫葳科﹞,拍攝點﹝台東市桂林北路上的露天市集旁﹞,目前正是盛開,燃燒如火焰的花型非常具有特色,這是我心目中現在最漂亮的樹,所以排第一位介紹。

 

 

黃金風鈴木﹝紫葳科﹞,拍攝點﹝台東森林公園鷺鷥湖附近﹞,這種花如果你看到大棵的會更美喔!現在也正好是盛開期,整樹金黃,開花時只有花沒有葉子。

 

 

炮仗花﹝紫葳科﹞,拍攝點﹝誠品書店後方廣場的亭架﹞,炮仗花盛開時氣勢驚人,絕不只是現在看到這種稀稀落落的樣子,這整個連到南京路的廣場都是用這種鋼架,想說要用蔓性植物攀爬成具有自然味的涼亭,不過以目前這種速度,恐怕還要醜很久囉!

 

 

黃鐘花﹝紫葳科﹞,拍攝點﹝舊鐵道後花園﹞,目前盛開,這種金黃的花朵讓我誤認了好幾年,之前我一直以為他是小花黃蟬,其實這兩種花完全不同科。

 

 

臘腸樹﹝紫葳科﹞,拍攝點﹝舊台東火車站前廣場﹞,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棵樹時我被嚇了一跳,一根根香腸似的果實,被一根根細細的莖懸在半空,超級古怪,雖然現在沒有開花,不過欣賞這些臘腸也夠本啦,不曉得臘腸是不是被人摘走了,總覺得少了好多顆。

 

 

大葉合歡﹝豆科﹞,拍攝點﹝台東森林公園鷺鷥湖廁所旁﹞,現在正是欣賞大葉合歡最神奇的時候,大葉合歡的莢果呈淡土黃色,裡面一整排豆子的痕跡清晰可見,而且每個豆莢都超大,看整棵樹掛滿了這麼多豆莢就覺得好好玩。

 

 

水黃皮﹝豆科﹞,拍攝點﹝山海鐵馬道沿線隨處可見﹞,花淡紫色,花期剛過,現在應該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像古錢幣一樣的豆莢,所以它有一個俗名「掛錢樹」。

 

 

槭葉牽牛﹝旋花科﹞,槭,音同「促」,拍攝點﹝台東第一棒球場前大水溝旁﹞,槭葉牽牛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牽牛花,淡紫色,花心裡是深紫色,由於長的很像槭葉牽牛的花非常多,小心不要認錯。

 

 

銳葉牽牛﹝旋花科﹞,拍攝點﹝卑南大圳沿線﹞,花色淡藍紫色,類似水彩顏料中的薰衣草藍,花心裡是白色,葉片為心型,葉型和上面那個槭葉牽牛的掌狀複葉很不同,由於這種牽牛可能是目前我見過最常見的牽牛,所以建議你可以把它記起來。

 

 

甕菜﹝旋花科﹞,拍攝點﹝台東馬蘭舊站附近水窪旁﹞,這就是大家常常在吃的空心菜,沒想到白色的花形簡直就跟牽牛花差不多,當然看葉子就知道差很多啦,甕菜幾乎都生在水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ard 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